第七十八章诗会(下)_回到唐朝当王爷
连尚读书 > 回到唐朝当王爷 > 第七十八章诗会(下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八章诗会(下)

  长安城相互拆台,相互鄙夷,甚至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人太多了,就连庄严的朝堂上,有时都能成为约架的决斗场所,更别说私下聚会的地方,谁谁谁看谁不顺眼,谁又出言讥讽谁,都是易见事,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,自然就别想看见斯文的人。≧网

  李义府先是瞧不起玉山书院出言讽刺,现在又直言杜荷那个有自尊心的纨绔不是他对手。别人打脸,自然不能把脸凑上去,请求别人狠狠的打,已经好久没纨绔作风的杜荷,当时就暴跳如雷了,言语上更是丝毫不落下风:“你又是哪里冒出来的跳梁小丑?老子纵横长安城的时候,你不知道还在那里瞎转悠呢。”

  杜荷以他资深纨绔的作风,直接讽刺李义府不过是个外来的小丑,长安城这地方,他终究是混不下去的。当然,杜荷挑起了事端,他那一帮子,从小玩到大的好友,诸如长孙冲、程处默,一类的狐朋也跳出来呐喊助威,言语中,傻|逼,装}逼,秀逗了,去年买了个表,常而见之,都是从陈华哪儿学来的骂人陋习。

  几乎一时间,就跳出来五六个人骂李义府,团结的小纨绔,终于凝聚了力量一致对外了。

  长安城,终究是这群小霸王二世祖的地盘,李义府是谁?不过是一个蜀中来的颇有点才气的人,长安城不缺才子,缺的是一个人打拼需要的家族人脉。这群小霸王的背后,至少都有加上了某某开国公、侯的名头扛着,换句话说,只有他们欺负别人,别人欺负不到他们。

  李义府只是针对杜荷,没想到引来了一干莫名其妙的敌人。他一张嘴巴,当然说不过去五六张嘴巴,当下放了句狠话:“你们若是写诗能胜过某,某也无话可说,却是群起舌战,喋喋如老妇人,可笑,可叹。某家甘拜下风。”

  骂不过,底气还是要做足,李义府就摆明了说,别动不动就一群人上来骂架欺负人,他都摆好架势了,大家以文论输赢,写诗啊,今天反正是诗会,写诗骂死我啊,不过以这群大抵不学无术的纨绔,肯定比不上寒窗苦读潜心专研诗文的李义府。他这是以自己的长处,致命地攻击敌人。

  李义府这招刁钻的制敌方式,的确是堵住了杜荷一类人的众口。

  “苏三,写诗出来,玩死他。”杜荷把刚才没参与骂架的苏三推出来当箭矢。说好了,大家是兄弟,玉山的时候还拜过把子,兄弟有难,总该挺身而出吧。

  面相白净,有点斯文,有点腼腆,还是一个青涩少年的苏三胆怯地附在杜荷耳边说了一句:“杜老二,我,估计,是,估计,写不过那家伙。他可是和许敬宗齐名的蜀中第一才子,写诗,那肯定是极其厉害的。”

  “没用的家伙,孬种。”杜荷白眼苏三。难道就这样,被对方一句话拍死么?

  显然,是不能就这么完败。

  如今,可是所有人都看着这里,灰溜溜地认输,丢大面子的事,宁可不要命,也不能丢脸啊。

  “那就,我来吧。”随和的李恪,一直都没表言论的他,突然就那么冒出来一句,很从容地走到了最前方,几乎所有人的眼光都注视在他身上。

  杜荷真想冲过去抱着他苦痛,还是恪恪好,苏三死基。

  远处,正在和胖子,房玄龄聊得火热的老李,也稍稍留意了那面,早在杜荷等人和李义府生火花碰撞的时候,他们就注意到了,只不过都以为是小孩子的玩闹,也就不出面干涉,李义府老李是知道的有才学的一个人,只是还有年轻人的张扬,所以被他丢弘文馆做一个校正典籍的直学士。事情的前前后后,老李隔得不远,自然一清二楚,包括李义府以写诗压人,他都知道,自看见当李恪走出来的时候,老李那板着的脸,奇迹地有了那么一丝笑容。心里肯定得意想着,毕竟是自己的种,临危时刻,总是能独挑大梁的。

  吴王李恪,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出现在群臣的视线中了,据说他现在负责蓝田的工业作坊,几乎形同一个商人无异,大好的王爷不做,偏偏要跑去经营那些不成器的东西,无疑是自毁前程了。

  “夫子说过,写诗,只是闲暇消遣,其实算不得上台面的事。既然,李学士都有颇好的兴趣,我们也就当消遣一二,算不得认真的,那就写一吧,不然,玉山书院的脸面,还真让李学士说的一文不值了,呵,那就开始吧,文学切磋,不分辈分尊卑,恪献丑了。”

  李恪真不和李义府客气。颇有主导地位的行事作风,倒是先写了一。

  当然,李恪,终究不是曹植那种狂人,七步作诗,他肯定是写不出来的。

  不过,身为陈华的弟子,终究是随着他老师,听过他教导自己和李泰时候,信手拈来几句不错的诗句。今天倒是可以恰好拿出来教育其他人。

  “请李学士赐教。!”

  李恪拱了拱手,念念有词。

  他念的诗,其实算不得上一名作,但是颇有教育人的意思。

  莫为危时便怆神,前程往往有期因。

  须知海岳有明主,未必乾坤陷吉人。

  道德几时曾去世,舟车何处不通津。

  但教方寸无诸恶,狼虎丛中也立身。

  嗯,算是一偶做吧,当初陈华以此诗句,教育李恪和李泰立身行事要行得正坐得正,这颇有说教性质的诗词,正好可以拿来刺激一下李义府。

  但是李恪这诗,何止是说教了李义府,今天在场的众位大佬,都被吴王这还没有题目的诗文吓住了。

  吴王李恪十六岁的年纪,就能够悟出如此认识深刻的道理。别人都不好意思不说李恪简直聪明如斯。此诗一出,几乎就是诗会的一个小**。博得的掌声不少,尤其是魏征、虞世南之类一身充满正气的大臣,连连颇有赞同地点头称赞李恪此诗当为醒世名句啊,简直就是官场的不败经典诗作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sds123.cc。连尚读书手机版:https://m.lsds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