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组设计瞄定五代战机!_规则系学霸
连尚读书 > 规则系学霸 > 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组设计瞄定五代战机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组设计瞄定五代战机!

  赵奕可不知道骆桂军的感受,他也看到了网络舆论消息,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。

  甚至……

  他连骆桂军的名字都没记住,因为‘骆’的姓氏实在很少,‘桂军’名字也不好记,看一眼转过头想想,“那个拿来和我比分数的老师叫什么来着?怎么想不起来了呢?”

  (注:如果有书友恰好叫骆桂军,南瓜在此说声对不起,只是书里的调侃,求不要放在心上。)

  然后,摇头、耸肩、摊开手,“Who-care?”

  这天。

  六级考试正式开考。

  赵奕第一时间到了考场,和普通学生一样找到座位,随后就正常的答题,六级考试对他来说,没有什么难度可言,选择题直接写答案,填单词和翻译的题目,用时相对长了一些,但也很快就做完了,只有写作的题目用时最长,需要思考写什么东西,再去慢慢的论述,因为不能提前交卷,他也就花时间慢慢的答题,但还是很快就做完了,干脆就趴在座位上……

  睡觉!

  【额外的睡眠,学习币+2!】

  【额外的睡眠,学习币+2!】

  【额外的睡眠,学习币+2!】

  英语六级的考场似乎是刷币的好地方,他迷迷糊糊着就拿到了六个学习币。

  两个监考老师则看的直咧嘴,他们对视一眼犹豫着要不要叫醒赵奕,纠结了好半天就只是在旁边转了两圈,再注意到赵奕的答题卡全部填满好,就干脆什么也不管了。

  果真是赵大神!

  六级考试对他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,但是……这做题速度也太快了吧!

  他们对赵奕的答卷也很感兴趣,也和其他人一样想知道赵奕具体考多少分,可惜不管是谁来参加考试,判卷肯定是统一的,还是要等分数出来以后,前提是赵奕不介意公布一下分数。

  赵奕一觉差点睡到考试结束,再醒来迷迷糊糊时间也差不多。

  等啊等!

  终于到了交卷的时间,和其他学生一起交卷,走出教室的们就被几个学生追着问,“赵院士,考的怎么样?”

  “赵大神啊,没想到能和你在一个考场!不行,我一定要拍张照,你考的怎么样?”

  “真巧啊!六级不过也值了!赵院士肯定没问题吧?”

  赵奕被一大堆‘大神’、‘院士’说的头疼,他思考着想了想,估计着,“卷面分应该有六百五以上吧?”

  “呼~”

  “真的啊!”

  “大神果然是大神!”

  赵奕带着笑赶紧抽空走了,他确实还是最保守的估计,因为想不出卷面有什么出错的地方,但像是写作类的题目,拿到多少分也说不准。

  很快。

  他估计的分数就出现在网上,有旁边的学生接受记者采访,就和赵奕在一个考场,并且听到赵奕出来说,“能考六百五以上。”

  好多人也讨论起来--

  “赵大神看起来很有自信,应该是没问题了。”

  “赵大神高考英语可是满分,这个水平考六级都没问题了,说六百五估计是谦虚了。”

  “也不一定啊,都过了好几年了,赵大神一直在搞科研,肯定没多少时间学英语。”

  “六百五啊!别说是六百五,我觉得能考五百五都是神人了,我能考四百五也行啊!”

  “那么,骆桂军呢?”

  骆桂军也是正常报名参加考试,因为舆论比较关注,他参加考试时,楼下就有好几个记者等着,他可不像是赵奕一样,对媒体采访有些头疼,而是考试前后主动接受了采访,他的估分恰好比赵奕多一点。

  “卷面应该有660以上,可能更高,但具体多少分很难说。”骆桂军说道。

  他们之所以都说‘卷面分’,是因为六级考试的分数不是卷面分,还要经过加权、等值处理后,利用一个均值为500、标准差为70的常模正态分数,来计算出最后的得分,简单来理解就是,最后算分的时候,有些题目的分数和卷面上存在差别,考生最后的得分就会和卷面分存在一定的偏差,偏差不会很大,只是一定范围内,对于‘临近及格’的学生比较重要。

  如果能考六百分以上,百分百肯定会及格,就不用考虑偏差问题了。

  骆桂军说的恰好比赵奕多十分,让好多人也更期待两人的真实得分,多数人还是看好骆桂军,因为他是研究语言和外交的教授,赵奕名气确实很大,但他是做科研的不是研究语言的,英语想和专业研究语言的相比,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。

  这种讨论意义也不大,六级考试分数不是一天就能出来的。

  热度持续了两天。

  接下来的讨论声就比较少了。

  赵奕没有在意网络上的讨论,他继续自己的读书生活,每天就是看看书充实自己,也准备着哲学专业的期末考试,他有八门课都是在年底考,剩下的几门哲学专业课,则要到明年六月份,八门专业课对其他学生来说实在有点多了,但对赵奕来说不算什么,他只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看哲学专业课,剩下的时间都是找感兴趣的书看,比如说历史就很有意思。

  文学课程永远逃不过历史,就算是哲学专业的内容,也有很大一部分和历史有关。

  人类发展的历史、哲学发展的历史、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发展的历史,每一项都很有参考意义,借助历史也许就能找到今后的科研、发展方向。

  很快。

  一个多月过去了。

  平平淡淡的一个多月,赵奕在充实自己的同时,也关注着发动机设计验收工作,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,但还是有一些设计,航空集团的专家组不理解,或者运算不过来,需要他来做解释。

  赵奕中途也跑了一趟航空集团,后来有什么问题就干脆视频做解释,不是有什么大事情,他一般不想到处去跑,根本没什么意义。

  这天依旧很平淡。

  唯一不平淡的是参加六级考试的学生们,他们纷纷查询自己的成绩,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声音,六级考试并不受到太多关注,但联系到赵奕的名字,讨论就变得热烈起来,好多人都期待能知道赵奕的成绩。

  同时,骆桂军的成绩也受到关注。

  骆桂军都不用主动爆料什么,就有记者上门采访,他当场查询了自己的成绩--

  679分。

  这是个相当高的成绩。

  英语六级的总分才只有710分,能考到679分,足以说明骆桂军的水平,要考虑到他不是那种专门备考六级的学生,几乎不会做什么准备,就是以个人水平正常去参加考试。

  好多人感叹,“不愧是外国语学院的教授!”

  与此同时,赵奕注意到网上的讨论,才想起今天是查成绩的时间,也登陆查询了一下--

  考生姓名:赵奕。

  学校:燕华大学。

  考试类别:英语六级。

  准考证号:*****************

  您的总成绩为:709。

  听力:250。

  阅读:250。

  综合:70。

  写作:139。

  赵奕才感到打开了页面,扫了一眼总成绩的时候,就听到李仁喆的喊声,“赵奕,我考了501,过了!你多少分?”

  李仁喆兴奋的跑过来,看向了桌上的电脑屏幕,激动的情绪直接被憋了回去,他长大了嘴好半天没有合拢,喃喃道,“这不是真的吧?”

  “咳咳。”

  赵奕很淡然的说道,“没想到啊。”

  “你也没想到?”

  “没想到还差了一分……”

  “滚!”李仁喆嫉妒的喷了一句,随后讨好的说道,“赵奕,赵奕!咱俩谁跟谁?一起上过战场的铁哥们!这个截图给我呗,我爆料一下,肯定涨粉!”

  “……一起上过战场?”

  “Dota啊!英雄联盟啊!咱们一起杀人!”李仁喆非常有力的说道。

  “……好吧。”

  赵奕有点无奈的截了个图发过来,“但是,网上别说我发给你的。”

  很快。

  李仁喆就在微博上爆料了赵奕的成绩截图,果然和他预想的一样,最开始没几个人注意,后来注意到的人呈指数型增长,好多粉丝多的博主都转发了消息。

  “赵大神,709分!”

  “大神果然是大神,我就C了!709到底是怎么考出来的?”

  “写作题目判卷老师:扣一分是怕你骄傲!”

  “这创造纪录了吧?”

  “我记得去年爆料一个六级考了705,已经是历史最高了,赵大神竟然考709……”

  “骆桂军不行啊!”

  “骆桂军:不可能啊!肯定有内幕!六级怎么能过700的?我已经是高分了啊!”

  “……”

  好多人都去骆桂军的微博下留言,问一下他知道赵奕分数的心里感受。

  骆桂军想不知道都不可能,他呆呆的坐在电脑前,满眼都是不可思议,怎么想不明白,为什么赵奕会考这么高的分数。

  709?

  这是开玩笑吧?

  哪怕找个纯粹研究英语的英国人,过来估计都考不了700往上,709是个什么神仙水平?

  这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分数。

  骆桂军一时间都怀疑有内幕,但仔细想想又不太可能,赵奕不可能为了一次考试,就动用什么关系让自己的分数更高,事实上,说比分数就只是个玩笑。

  他很无奈的叹了口气,还是发了条微博消息,上面就只有四个字,“心服口服!”

  ……

  赵奕再次展现了学神级的考试能力,收获了大量赞叹和惊讶的同时,也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,最开始网上说对比赵奕和骆桂军的分数,实际上就只是个玩笑,多数人是不关心的。

  当听到赵奕考六级得分709,就算不关心的人都认真起来。

  比如,贺明成教授。

  贺明成早已经挑担子退休了,也从其他人口中听说赵奕的分数,满脸都是惊讶的苦笑,“赵奕啊!天才,咱们凡人理解不了。”

 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慨,他们心里对赵奕的天才评价,又往上提升了一层。

  赵奕则是浑然不在意,他觉得考个高分没什么大不了,什么创造历史记录之类,也不过是个英语六级考试,对他可以说毫无影响,有影响的还是研发工作,他想着安心读书到期末,但发动机设计验收还是要跟进,航空集团专家组对设计的评估结束,就必须过去看一下评估报告,还要参加几个会议,确定下一步样机生产问题。

  航空集团对昆仑二组发动机设计的评估持续了两个多月时间,甚至差点到了三个月,都快赶上昆仑二组完成设计的时间了。

  这也是没办法的。

  有些设计对赵奕来说很简单,比如涡轮组、压气机增压叶片、静子叶片,他只花费了几天就做完了,但事实上,别说是完成设计了,即便是对设计做评估都很困难,每一个叶片设计都非常复杂,想要论证设计反应到发动机中的性能,是个非常复杂的计算工作。

  如果知道怎么计算就还好一些,有些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计算,还需要赵奕做详细的讲解,让专家评估组了解情况,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验证计算。

  航空集团给昆仑二组设计做评估的专家组有二十多个人,分成了七个小组对设计各个部分进行评估,其中航空集团旗下的科学院院士就有两个,工程院院士三个,但评估工作进度依旧很慢,进度最慢的是涡轮组、叶片组,赵奕做的最简单的部门,对他们来说确实最难的。

  好在,完成了。

  赵奕也不得不乘坐专车去了航空集团的总部,总部距离首都不算远,几个小时的车程还是令人很疲惫,他是上午的时候出发的,到了航空集团总部后,也已经是下午三点钟。

  等到了航空集团后,赵奕很快就拿到了详细的设计验收报告,好几个院士、研究员也围过来感叹,“赵院士,你们的设计做的太精致了,太完美了!”

  “我研究涡轮组,碰到了好多问题,最后证明你们的设计非常惊人,能最大化涡轮叶片的效能,只是制造要求高了一些……”

  “材料上要求也高,我们针对新的孔道设计,替换了好几种材料,可真不容易……”

  最后说的材料指的是放气活塞的设计,原本的活塞设计不需要承受太高的压力和温度,就只是一个能被压力崩开的活塞,但小孔道的设计对材料要求很高,材料需要承受更高的温度、压力的同时,还拥有一定的强度且不容易发生变形,要找符合要求的材料就不容易。

  其他部分材料也一样。

  比如,压气机的增压叶片,因为新的设计让叶片变复杂了一些,单位为平方里面的面积里,就有两到三个小孔,并且还是弯曲的弧线设计,材料的强度不达标,高压力下就很容易发生裂开、崩坏。

  等等。

  赵奕听着也解释了几句,随后就看向了设计验收报告,验收报告有三百多页,就是针对各个设计的分析,包括材料、重量、性能等等,好多内容都是对设计的补充,还有一些是针对可选材料进行修改,随后再继续进行论证,看到这份厚厚的验收报告,也知道专家组做了多少工作了。

  验收报告最主要的数据,还是对发动机设计整体能发挥性能的评估--

  理论推力最高可达:吨。

  推重比:10-12。

  这两个是评价涡扇发动机性能最重要的指标,赵奕看着数据倒是没什么惊讶的,甚至说数据还比想象的要低一些。

  “我们的设计最高推力,能超过18吨吧?”赵奕疑惑的问道。

  旁边钟华院士解释道,“你们的设计,我们评估的最高推力是吨,已经超越五代发动机的水准,但材料和制造技术跟不上。”

  “有些设计制造出来,和设计原本也有差距,材料和制造技术限制太高了。”

  赵奕理解的点头,说道,“国内还是要加大精工制造和材料研发相关的投入,否则以后很多技术都会受到限制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旁边不少人感慨。

  刘建昆走过来,有些激动的说道,“已经很好了,昆仑理论最高也只能临近四代发动机水准,而这份设计理论上超越了第五代发动机,咱们未来几十年都不用担心发动机设计问题了。”

  其他人也跟着激动起来。

  实际上,近两个月时间里,他们已经激动不止一次了,现在再说出来还是非常激动,昆仑二组的设计做的太完美,直接让涡扇发动机设计从临近四代水准,直接跨越到了五代水准。

  设计和制造不是一件事,但有设计才能制造出来,有了昆仑二组的设计,未来几十年都不用头疼涡扇发动机设计问题了。

  这实在令人激动!

  在此之前,国内的涡扇发动机就只有昆仑,设计理论最高推重比是7到8,实际制造出的样机,推重比就只有6左右。

  按照国际上的信息来看,昆仑最多只能达到第三代发动机水准,而第三代发动机出现在三十多年前,以M国的F100、F110、F404,欧洲的RBl99、M88-3,苏国的RD-33和AL-31F发动机为代表,推重比在8左右。

  后来九十年代,出现了第四代航空发动机,以M国的F119和欧洲的EJ200发动机为代表,推重比在10左右,其中F119装备了F-22战机,EJ-200则装备了“台风”战机。

 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,第五代航空发动机出现,以M国的F135发动机和Y国、M国联合研制的F136发动机为代表,推重比为12到13,其中F135发动机装备在最先进的F-35战机上。

  昆仑二组的发动机设计水平,已经赶超了国际最先进的发动机,但因为受到材料和制造限制,才无法把设计的效能全部发挥出来,但只是发挥一部分,也足以制造出第四代以上性能的发动机。

  “足以装配五代机!”

  刘建昆做出了定论,他们内部召开会议讨论,结果也是如此。

  航空集团一直都在研发更高端的战机,目标是赶上最顶级的F-35战机,但受到限制最大的就是发动机,别说是第五代发动机,就连第四代发动机也没有,第四代发动机放在旁边友好的E国,也是最为尖端的发动机,根本无法实现批量生产,更不用说出口给国内了。

  现在有了昆仑二组的设计,只要能制造研发出来,就足以装配到五代机上,到时候国内也有了世界最顶尖的五代战机。

  研发顶级航空发动机的意义重大,国内能自主生产四代以上的发动机,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,就可以让空-军跳过列装三代半、四代战机的过程,快速整体更换为第五代战斗机。

  到时候,空-军就真正有底气说,实力水准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sds123.com。连尚读书手机版:https://m.lsds12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