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好人一生平安_红楼:我是贾琏
连尚读书 > 红楼:我是贾琏 > 第202章 好人一生平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2章 好人一生平安

  嘴上凡的贾琏,心里完全是另一番心情。

 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,个人能做的事情太少了,人在南阳,只能尽一己之力,他可以什么都不做,最多是晚上睡觉的时候,有那么一点良心不安。

  (PS:以上不是原文,是改动过的,大)

  拿着袁氏的借条和“口供”,贾琏接下来的过程非常的顺利,只要家里开了粮店的士绅,一个都没跑掉,全都要拿一笔粮食出来。

  最后时刻,贾琏还特意告诉这些士绅,最好求神拜佛的保佑,粮仓不要失火,否则贾琏一定会把前程和性命搭进去,拉着他们一起去死。

  很直白的威胁,每一个士绅听到这个话的时候,心里直接破防了,这是哪来的酷吏?

  明面上没粮食的南阳府治所宛城,士绅们竟然能交出五万担平价粮食,据说就这还不到一半的存粮。具体数字,贾琏也没心思去追究了,他不可能一直待在南阳。

  以粮食为工钱,开启了以工代赈,修路,修水利,马知府干劲十足,因为有军队的撑腰,南阳上下捏着鼻子配合,看着自己的粮食被拿来当工钱,这些人还不高搞小动作。

  军方盯的太严格了,一旦发现百姓领取的粮食被抢走,现场砍死。

  军方代表贾琏表露出了极为残酷的一面,连续处理了近百地方上的不安定因素。

  要不是担心太过骇人听闻,贾琏都想竖几根杆子,给这些地痞无赖挂着风干。

  短短十日,砍了三百多个城狐社鼠,打家劫舍的好汉的脑袋后,南阳大治!

  心思回到军事上之前,京城总算来人了,河南道御史。

  此君见了张廷恩后,依着官场礼数见礼,然后开门见山:“京中多有弹劾者,言论不外有二,一者大军盘桓不前,滞留南阳,恐张、岳之辈有畏战之心。二者,河南巡抚上奏弹劾,有酷吏贾琏者,威逼士绅,盘剥地方,致使民不聊生。”

  张廷恩对此的回应是:“是啊,既然问题如此严重,为何御史台的总宪不肯亲至?”

  河南道御史沉默了,岂止是总宪大人不敢来啊,听说是贾琏在南阳犯了事,一个敢来的都没有,倒霉的我是河南道御史,不来不行啊。

  护送御史的人居然是夏守忠,这厮笑嘻嘻的坐一边看戏,等两位文臣之间的交流告一段落了,贾琏也从外面回来了,这厮才主动上前招呼:“小公爷操劳国事,辛苦了。”

  因为上的是密奏,所以,承辉帝的态度很重要。要不要彻查南阳的事情,要看上意。

  贾琏谢过夏守忠后,对上了河南道御史,这位路大人,语气严厉的问:“京中上百官员弹劾贾大人,内阁责成本官前往调查,不知贾大人有何自辩?”

  看着路御史如同发现自己吃了半截苍蝇的表情,贾琏便知道大概的情况了,可以自辩哦。

  贾琏看看四周后,上前低声道:“路大人方便的话,我们私下说点事?”

  路御史赶紧扭头看看四周,夏守忠在打瞌睡,岳齐直接人都不见了,张廷恩忙着看公文。

  “也好!”路御史心里有数了,起身往隔壁的房间去,二人独对时,贾琏摸出一迭口供,递给路御史道:“出了这个门,您一定要保证,没看过这个。”

  路御史一听这话,差点就不敢看了,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飞快的看完了这迭口供,有暴民的,有士绅的,什么袁氏、乐氏,全都乖乖的写了口供。不写不行了,贾琏当面威胁,袁氏已经招供了,你们写了,我可以不追究,要不写呢,只好往大里搞,反正事后我拍拍屁股走了,大不了回去被罢官,反正我是皇亲国戚,不会被砍头。

  得到贾琏承诺的是士绅们,被迫就范的结果,就是这一迭口供和借条。

  口供的内容非常一致,就是不甘心平价买粮食,收买了地方上的好勇斗狠之徒制造混乱。

  多亏没逼着他们承认搬空官仓的事情,不然杀了这些士绅也不会写口供。

  看完这一迭东西后,路御史如泥雕木塑一般,呆呆的坐了很久。

  早知道这厮很离谱,没想到能离谱成这样。京城那些弹劾贾琏的官员,肯定没想到,他手里捏着这些东西,这还弹劾个屁啊,赶紧洗洗睡吧。

  “御史风闻奏事,还请贾大人多多理解。”

  干巴巴的解释一句后,路大人无话可说了。贾琏倒是上头了,露出冷峻的眼神:“是啊,御史可以风闻奏事,弹劾在下的不全都是御史吧?在下已经托关系去打听了,看看都有哪位不是御史的大人,上奏弹劾了在下,日后必有回报。”

  路大人听着整个人都懵逼了,这么凶残的么?不过仔细一想也是啊,这厮本来就不是正经的文官路数,他跟你讲个屁的官场规矩。

  “同朝为官,和光同尘,要顾全大局啊。贾大人。”路御史只能尽力安抚了。

  张廷恩这边,夏守忠也找到了机会,两人单独谈话。

  “陛下口谕!”夏守忠一脸肃然,张廷恩朝北拱手:“臣张廷恩听旨。”

  “郧阳民变乃当务之急,不可节外生枝。另,西域南疆生变,卿当配合岳齐,从速剿灭郧阳民变,尽快回京坐镇户部。”

  “臣遵旨!”张廷恩再次朝北拱手。要说不失望那是假的,但张廷恩只能先忍着。

  “以下为陛下闲聊之语,不必尊礼而行。”夏守忠原话复述,张廷恩却依旧不敢怠慢,不肯有丝毫失礼之处。

  “朕暂停了独立央行之举,事关重大,只能从长计议。身为老师,好好管管贾琏那厮,离开京城像脱缰的野马,别让他闹出太大的动静,以致物议滔滔。”

  夏守忠没说的是,接到密奏后,皇帝连着三天,在元春那里过的夜。

  张廷恩听罢叹息道:“没法子,贾琏的出身是天然的靶子。”

  夏守忠心有戚戚焉的点点头:“是啊,龙禁尉也这样,但凡做了点事情,一准被弹劾。便是啥事情都不做,也要被弹劾,有的是人希望看见龙禁尉被裁撤。”

  对此,张廷恩没接话,两人短暂沉默后,贾琏和路御史回来了。

  “事情查清楚了,弹劾之事,子虚乌有,本官自会连夜上奏内阁,以全贾大人清白。”

  夏守忠笑嘻嘻的招呼贾琏:“小公爷,咱俩私下聊聊?”

  贾琏屁股都没坐下呢,只好跟着一起出去,来到之前的房间里。

  “陛下口谕!”夏守忠重复了一遍,不过这次表情轻松。

  “臣贾琏听旨。”

  “南阳的事情,由龙禁尉接手继续调查,你不要再多生事,以致朝局动荡。”

  这句话里的信息含量太大了,贾琏立刻意识到出问题了。

  “臣领旨!”朝北拱手后,贾琏立刻压低了声音问:“京城不安?”

  夏守忠很想说不该问的别问,想想两人的关系,还是低声道:“王子腾上奏,西域南疆叛乱,战事无法快速终结。朝廷关于军费的问题,又吵了起来。无数官员上奏弹劾王子腾养寇自重,为个人功业置国家大计于不顾。比起弹劾王太尉的折子,小公爷那都是挠痒痒。”

  我擦,居然是王子腾分担了火力,难怪皇帝焦头烂额呢。

  这个事情一个处置不好,就是一个勋贵离心离德的后果。

  “京中勋贵作何反应?”贾琏立刻联想到贾家的两个蠢货。

  “贾珍拖着病腿去了北静王府,你说呢?也就是当下的小北静王威望不足。”

  贾琏整个人都麻了,我才离开几天啊,这帮人就开始搞串联了。难怪文官集体跳脚,难怪皇帝上火,这要是再来一次勋贵集体逼宫,那不得给皇帝气出毛病来?

  这帮孙子是养成路径依赖了么?

  我该怎么做?

  人在外地的贾琏只能干着急,想来想去,做出了决定:“在下立刻修书一封,拜托夏公派人送回贾家。”

  夏守忠露出满意的表情:“来人,笔墨伺候。”

  当着夏守忠的面,贾琏连续写了三封信,分别写给贾母、贾赦、贾珍。

  写给贾母的还算客气一点,含蓄的表示,管一管贾赦和贾珍,最好给这俩禁足,待贾琏回京再放出去。给贾赦的信客气几句后,直接开大【父亲若看不明白当下朝局,那便在家安心的吃酒作乐。免得儿子人在南阳坐立不安,夜不能寐。】

  给贾珍的信就精彩了,客套话都省了,直接就问:【珍大哥意欲何为,人在南阳的我都听说你身残志坚,拖着伤腿招摇过市。安心在家养伤不好么?伤筋动骨一百天啊,别一个不小心,再次摔断腿。】

  夏守忠在一旁看的清楚,知道贾琏真的急了,说话如此的不客气,直接威胁上了。

  什么叫【别一个不小心,再次摔断腿。】这是明晃晃的威胁,回头我亲自动手给你的腿打断。承辉帝千辛万苦,一点点的剥离太上皇对朝局的影响力。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,结果这帮勋贵又开始串联了。

  不用问都知道,其中有戴权的活动的身影。

  夏守忠小心翼翼的把贾琏的信收起来,装进一个信封,打了火漆,贾琏还用了印。

  信件立刻送出后,夏守忠才算是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。

  “贾家多亏小公爷的脑子足够清醒!”夏守忠的话真是直白的露骨。

  “唉,有的人把祖宗的功劳算在自己的头上了,殊不知,人一走,茶就凉。所谓的旧情,不过是别人拿来装点门面的废话。凡事,还要靠自己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”

  说起来,为了维持贾家的荣华富贵,贾家也算是煞费苦心,使劲扑腾了。实在是后继无人,也只能指望元春了,将来就是做皇亲国戚的美梦。

  结果呢,王子腾前脚倒台,元春后脚就没了。元春省亲那段戏,看的人毛骨悚然啊。

  如果那是一场实写,而不是幻境,贾家人就不是蠢那么简单了,是特么的都疯了。

  路御史这边休息一夜后,次日拜访袁府。

  袁勇激动的出迎,一番客气后,路御史问:“所谓口供从何而来?”

  差点就没问他,为何如此之蠢,这种东西都能写的么?

  袁勇一把眼泪下来了,他还不敢说当时吓糊涂了,中了贾琏的奸计。

  只好换个不那么拟人的说法:“您是不知道啊,当时袁府被围了个水泄不通,一条狗出袁府都被当场射杀。为了全家老小能活命,在下只能捏着鼻子认了。好在那厮还算厚道,说了离开南阳便烧掉口供,希望他能言出必行吧。”

  路御史用关爱智障的眼神凝视良久后,决定不说令人扫兴的话了。

  贾琏的保证能信?还不如相信捞女不要钱,舔狗改邪归正,赌徒离开股市。

  这玩意捏在手里就是大杀器,换你会说话算数?

  路御史对贾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,难怪这厮招人恨!

  不知道多少人希望他连夜暴毙呢。

  话怎么说的,好人活不长,祸害活千年。

  做人呢,可以不做恶人,不做坏事,但千万别做好人啊。

 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啊,好人一定会被枪指着的。好人做事的时候,一定要当心坏人的枪口。只要我抛弃道德,就没能能道德绑架我。对待无德之人,陛下放弃幻想,以无德对无德。

  说是这么说,生而为人者,还是希望同类好人更多一些,更祝愿好人一生平安。

  皇帝的口谕既然到了,张廷恩和岳齐立刻商议,继续进兵郧阳之事。

  贾琏可谓一刻不得清闲,又开始忙碌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sds123.cc。连尚读书手机版:https://m.lsds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